吉林省首例!
近日,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心内科采用线性脉冲消融(PFA)技术,成功为一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实施了高效、精准的消融手术。该例手术也是省内首例线性脉冲消融治疗心房颤动,为房颤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患者为一名女性,长期受阵发性房颤困扰。术前体表心电图显示房性早搏。经过团队综合评估,决定采用PFA技术进行肺静脉隔离及基质改良,以恢复窦性心律并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手术全程仅1小时13分钟,完成双肺静脉隔离、上腔静脉隔离及房早消融,体现了PFA技术的高效优势。导管贴靠压力实时监测(10—15g)和选择性放电模式,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同时心跳同步功能有效应对迷走反射,保障术中稳定性。

本次手术结合了国产磁电三维标测系统和多形态PFA导管,展现了线性PFA技术在房颤治疗中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脉冲电场消融(PFA)技术是近年来房颤消融领域最具前景的创新方向。”心内科主任贺玉泉介绍,与传统射频消融(RF)和冷冻消融相比,PFA技术利用超短高压脉冲电场(微秒级)选择性破坏心肌细胞膜,而避免对周围血管、神经和食道的热损伤。该线性PFA具有智能贴靠监测功能,可实时反馈接触力,避免过度压迫导致的心脏穿孔风险。同时多形态导管设计支持单环/双环切换,完美适配肺静脉解剖,而且上腔静脉消融时无需膈神经标测,大幅简化手术流程。
该例手术的成功实施,不仅为心律失常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更树立了吉林省内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创新标杆。从首例到普及,从探索到引领,吉大三院心内科正以硬核技术突破医疗边界。未来,这支“护心尖兵”将继续深挖脉冲消融技术潜力,守护每颗心脏的律动奇迹。
来源: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三医院
编辑:赵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