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千年文脉 打造旅游“新赣线”
中国旅游报记者 周晨
胜友如云,共话文旅。近期,2025年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在南昌举办,一系列对话交流、商贸活动、文旅项目集中亮相。这是江西省文化强省建设推进大会、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合并后的首届大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专家、知名企业人士以及国际旅行商代表参加。与会代表围绕文旅融合前沿趋势、创新路径展开深入探讨,为江西文旅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深挖文化内涵 赋能旅游发展
在“千年文脉润赣鄱”江西首届书院文化会讲活动上,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等成为焦点。近年来,江西敞开书院大门,创新活化教育载体,让书院文化薪火相传。
书院文化会讲活动上,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谢茂松梳理了中国古代书院发展的历史脉络。他说:“传承书院文化,不仅要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深刻理解,更要以古观今,发掘书院文化的当代内涵,做到古为今用。”
在西安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张迈曾看来,中国古代书院历史悠久,对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要总结和吸取中国古代书院的文化营养,延续古代书院的研究内容。
近年来,一部剧带火一座城的现象屡见不鲜。在“中部地区微短剧产业发展联盟成立暨微短剧新质生产力高端对话”活动上,中部地区6省共同推出60部“微短剧+”创作计划。聚焦“微短剧+文旅”“微短剧+AI”等创新赛道,江西推出了“三微一体”(微短剧、微综艺、微纪录片融合)模式,推动取景地随剧出圈,努力实现“一部剧带火一座城”,塑造一批具有赣鄱文化标识的旅游品牌,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微短剧+文旅”融合促消费新模式,营造“短剧游江西·文旅新赣线”打卡新风尚。
“中部地区微短剧产业发展联盟的成立,将助力中部地区文化符号走向世界。中部地区6省在戏曲文化等方面联系紧密,在此基础上,可以整合资源,协同挖掘戏曲背后的历史故事与人物传说,合力打造以戏曲为核心的文化IP。”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一伟建议,以微短剧为载体,生动展示传统文化,推动戏曲文化创新传播。
活态传承非遗 拉动旅游消费
走进南昌市东湖意库的东大门,“非遗大集”字样的巨幅喷绘便映入眼帘。2025年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期间,以“非遗好物 国潮焕新”为主题的江西非遗大集在这里火热开展,吸引了来自江西、广东、福建、安徽4省的近200个非遗项目、200余名非遗传承人入驻,集中展示徽州文化、客家文化、景德镇陶瓷文化等方面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全景呈现4省深厚的文化根脉。
香港中国旅游协会副理事长陈锦全告诉记者:“我来过江西很多次,但这是我第一次赶非遗大集。在这里可以体验4省的非遗项目,深切感受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交融。”
“我带来了各类服装、道具,市民游客可以现场体验龙灯制作,孩子们非常喜欢我的龙灯,还要我教他们舞龙灯。”城南龙灯项目江西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史克滨说,在这里不仅可以传播传统文化,还能与兄弟省份的手艺人切磋技艺、交流互鉴。
“如今,一股青春热潮正席卷非遗领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近非遗、爱上非遗、投身非遗工作。”南昌市非遗研究保护中心研究馆员王永鸿介绍,此次非遗大集构建了“展、演、学、购、游”沉浸式消费场景,江西11个设区市同台发布各地非遗好物,丰富非遗新供给,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王永鸿介绍,此次非遗大集还开设网络直播间,邀请文化学者、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交流研讨,解读江西非遗的历史脉络与技艺精髓。直播开播2小时,全网观看量累计达250.9万次。
优化旅游体验 着力引客入赣
“这里既有老南昌的味道,又有新潮的文化体验,有很多值得打卡的点位,令人惊喜!”4月27日,上海游客张女士与家人在南昌市滕王阁北扩区域拍照,“景美江也美,老建筑也保存得很好,玩得很开心。”
在大会期间举办的南昌文旅高质量发展圆桌会议上,专家学者以滕王阁北扩工程为例,热议南昌文旅的“长红”之路。
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胡海胜说,滕王阁北扩工程中的“还江于民”“还景于民”“还岸于民”等民生工程,不仅打造了景区“片”的概念,更实现了滕王阁景区与八一广场、万寿宫、大士院等老城区旅游景点的联动。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魏小安表示,南昌作为“一江十河串百湖”的生态之城,水域面积占比达29.8%,湿地覆盖率超20%,应着力做好“水”文章,构建“大鄱阳湖旅游圈”发展格局。
在中国·南昌全球旅行商对接会上,主办方举行了4场签约仪式,分别是全国省级旅游集团市场合作联合体合作签约、10家境内知名旅行商与江西旅行社代表合作签约、10家境外知名旅行商(协会)与江西旅行社(协会)代表合作签约、4家航司与江西旅行社代表合作签约。
“近期泰国青年赴南昌旅游热情颇高,我们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分析泰国游客偏好,以南昌为中心设计入境游线路。”黄金假期旅游(泰国)有限公司中国市场部负责人曾晖说。
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梅亦表示,江西将锚定目标、紧盯客群、聚焦需求,深入发掘江西特色文化IP,推出“赏美景、品文脉、享非遗”新产品;加快培育江西文旅消费十大新场景、新业态;加速建设旅游诚信省,营造一流文旅消费环境。
来源:中国旅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