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签政策下的中国之旅 韩国商务人士的山东新体验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4日讯 “五一”小长假第三天,烟台港国际客运站内,“海蓝鲸”国际客滚船缓缓靠岸。人群中,一位身着深色西装的韩国旅客格外醒目——他是烟台FERRY株式会社市场部系长申东旼。得益于中国对韩国公民实施的30天入境免签政策,他专程从韩国仁川打“船的”来到中国,除了进行新项目考察,还计划着在烟台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从下船到通关完成,只花了喝一杯咖啡的时间。”申东旼向记者展示手中的护照,上面盖着烟台边检站鲜红的入境验讫章。他坦言,此前因签证流程烦琐,他曾多次推迟来华计划,“但现在,免签政策彻底消除了顾虑”。
当“海蓝鲸”轮缓缓停靠在烟台港时,申东旼先生怀着期待的心情准备踏上中国的土地。在入境通道,山东边检总站烟台边检站的民警早已严阵以待,为旅客们提供高效、便捷的通关服务。“我原本担心入境手续会很烦琐,毕竟之前来中国需要办理签证,准备各种材料,花费不少时间。”申东旼回忆道,“但这次完全不一样,凭借免签政策,我只需要出示有效的护照,边检民警很快就为我办理好了入境手续。整个过程非常顺畅,而且民警们还会用韩语引导,让我一下就对烟台这座城市产生了好感。”
来到烟台之前,申东旼先生可是做足了旅行攻略,趁着商务考察的间隙,他决定要好好逛逛烟台这座海滨城市。他首先来到了所城里景区,这里是烟台的历史文化街区,保存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漫步在狭窄的小巷中,申东旼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烟台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所城里就像一个活着的历史博物馆,每一块砖石、每一扇门窗都诉说着过去的故事。”申东旼兴奋地说,“我在这里看到了传统的中国四合院,还品尝了当地的特色小吃,如烟台焖子、鲅鱼水饺等,味道真是太棒了!”
随后,申东旼又来到了朝阳街。这条百年老街曾经是烟台的商业中心,如今已成为集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特色街区。街道两旁的欧式建筑和现代店铺相得益彰,充满了异国情调。在这里,申东旼不仅购买了一些纪念品,还体验了中国的茶文化。
“朝阳街的氛围非常独特,既有历史的韵味,又有现代的活力。我走进一家茶馆,点了一杯龙井,听着悠扬的古筝曲,感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申东旼说,“这是一次非常难忘的体验,让我对中国有了更深的了解。”
此次中国之行,申东旼先生不仅对烟台的美景和美食赞不绝口,更对中国对韩国的30天入境免签政策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这一政策不仅为韩国游客提供了便利,也为两国之间的商务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
“以前,办理签证的烦琐手续和时间成本,让很多韩国企业和商务人士对来中国开展业务有所顾虑。”申东旼说,“现在有了免签政策,我们可以更加自由地往来于中韩两国之间,及时了解市场动态,与中国的合作伙伴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这对于促进两国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申东旼表示,烟台作为中国重要的沿海城市,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与韩国在经贸、文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他所在的烟台FERRY株式会社,一直致力于推动中韩之间的海上运输和物流合作。免签政策的实施,让他对公司未来在中国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我们计划进一步拓展在中国的业务,加强与烟台当地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发更多的市场机会。”申东旼说,“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韩国企业能够了解中国的免签政策,抓住这个机遇,来中国投资兴业,实现互利共赢。”
事实上,申东旼先生的经历并非个例。自2024年11月30日起,中国对韩国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入境事由扩大至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过境、交流访问等,免签停留期限延长至30天。这一政策的实施,受到了韩国民众的热烈欢迎,越来越多的韩国人选择来中国旅游、商务考察和学习交流,地缘便利的山东也成为他们的入境首选。据山东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的数据显示,1-4月份,山东口岸韩国免签入境旅客超12万人次。“五一”小长假,除了烟台外,山东石岛、威海等口岸也迎来了大规模韩国入境旅游团。为了应对增加的客流量,山东边检总站各边检站提前制定了应急预案,优化了通关流程,增派了警力,确保旅客能够快速、有序地通关。同时,还提供多种语言的咨询服务,为外国旅客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
对于中国来说,免签政策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和投资者,促进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通过与世界各国的互动与合作,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申东旼先生所说:“中国是一个充满魅力和机遇的国家,免签政策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我相信,未来中韩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会越来越紧密,我们的友谊也会更加深厚。”在免签政策的推动下,像申东旼先生这样的外国友人将越来越多地踏上中国的土地,共同书写中外交流合作的新篇章。
闪电新闻记者 孔冠军 通讯员 钱程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