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6000名少年儿童快乐打卡,第十六届湖南省体验式儿童节在长沙举行

2025-05-24 15:33:00     阅读量:0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24日讯(全媒体记者 贺文兵 通讯员 喻景文)今日,由共青团湖南省委、省少工委主办,省青少年活动中心承办的第十六届湖南省体验式儿童节在长沙举行,6000余名少年儿童共赴这场充满创新与活力的成长之约。

上午8时,活动在省青少年活动中心启动,36个体验项目覆盖科技、红色、体育、艺术四大领域;300余件艺术作品集中展示少年儿童创作成果;15万人次线上观看构建“线下体验+线上传播”立体矩阵……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科技创新成为本届活动的鲜明特色,11项沉浸式体验项目让少年儿童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

在文娱中心大厅,3D打印技术现场制作航天模型,孩子们通过触控屏设计个性化图案,见证数字模型到实体成型的创新过程;数控机床展区,工程师演示精密零件加工,引导青少年理解“智能制造”原理;千人广场上,无人机实操体验的乐趣让小朋友流连忘返,大疆机甲大师对抗赛吸引数十支亲子战队同场竞技。

科普讲座专区亮点纷呈,省气象局专家依托多普勒雷达模型演示、人工增雨模拟实验与VR台风模拟装置,构建沉浸式气象科普课堂,50名青少年通过操作百叶箱等专业观测仪器,在数据记录与原理推演中形成“学、思、践”认知闭环;学无界科学素养营地的“科学魔法秀”以干冰烟雾、火焰掌等可视化实验,将抽象的化学反应原理转化为惊喜连连的现场体验。

在编程入门讲座上,创新采用“积木式编程+机器人实操”双轨模式,50余名小学生成功操控机器人完成路径规划任务。“这种具身化的科学教育,让抽象概念转化为可触摸的认知体验。”省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教育负责人指出,体验式学习正成为激活青少年科学探索欲的关键钥匙。

红色文化厚植家国情怀,多维叙事传承湖湘精神。体验式儿童节将红色教育融入场景化体验,构建“历史认知、情感共鸣、实践践行”育人链条。在湖南青年运动史陈列馆,多媒体展陈系统与实物史料交相辉映,孩子们通过“知识问答闯关”沉浸式触摸历史,通过5道融合历史文献与场景还原的互动题目,解码湖湘青年运动的精神密码。

“这道关于团旗象征意义的题目让我明白,课本上的文字原来承载着厚重的信仰力量,红色旗面是革命先辈的热血铸就,黄色星环正是我们与党的精神联结。”当湘府英才小学学生陈厚霖展示集满5枚星火印章的答题卡时感慨地说。

文艺展演成为红色文化传播的生动载体。影剧院内,红领巾艺术团语言表演团带来的《看升旗》,以情景化演绎再现天安门升旗仪式的庄严场景,小演员们铿锵有力的朗诵中饱含对祖国的崇敬之情。

“百米长卷绘初心”活动中,200组亲子家庭以调色盘与画笔为媒介,在防水画布上共同创作《红色地标颂》,橘子洲头的青年毛泽东雕像、第一师范的红色校舍等场景在颜料中次第苏醒,这种通过艺术化表达与沉浸式体验融合的传播范式,实现了红色教育从符号灌输到情感共鸣的创造性转化,推动红色基因从文本记忆转化为可触摸、可共创的生活实践。

体育游戏体验区则以“传统与现代融合”为主题,吸引孩子们踊跃参与、快乐体验。既有轨道运动等考验亲子默契的协作项目,也有投壶、抛接球等传统游戏的创新演绎。在“协力竞走”比赛中,孩子们分组脚绑脚喊着口号前进,感受团结协作的力量和快乐。

艺术成果展览区,书画展集中展示300余幅全省少年儿童作品,《我心中的科技强国》《红领巾看家乡》等画作展现时代风貌;亲子AI助学区,智能设备辅助诗词创作,实时生成的水墨书法作品成为独特纪念;长沙爱尔眼科医院“视健康科普小游戏”,医护人员为少年儿童普及近视防控知识。

创新机制打造成长共同体,实践育人凸显时代价值。作为湖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品牌活动,本届体验式儿童节以系统性创新突破传统节庆活动范式,构建起“家庭、学校、社会、专业机构”四维协同育人新生态。活动联动16家科研文化单位形成资源矩阵,通过“游戏化学习+场景化体验+社会化实践”的立体设计,推动青少年价值观培育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型。

“这场浸润着湖湘文化基因的教育实践,不仅为来自全省各地的6000余名少年儿童送上‘科技强国 强国有我’的成长大礼包,更让‘体验式育人’理念焕发澎湃力量。”共青团湖南省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体验式儿童节通过整合红色资源、科技资源、教育资源,形成“理论有高度、实践有力度、情感有温度”的教育生态,为新时代青少年社会教育提供了“湖南样本”。据悉,第十六届湖南省体验式儿童节活动将持续至今日下午5时,未能到现场的少年儿童可通过“朝晖网”及省青少年活动中心微信公众号观看活动直播及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