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驻粤央企“融湾进城”!云山珠水再添“大动脉”

2025-07-22 14:16:00     阅读量:0

近日,广州地铁十二号线“西段”(浔峰岗至广州体育馆)、“东段”(二沙岛至大学城南)正式开通初期运营。这条纵贯城市“X”形对角线的骨干线路,如同一条活力动脉串联起五大城区,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再添强劲动力。

其中,由驻粤央企中交四航局负责建设的大学城段——广州地铁12号线全线唯一涵盖车站、停车场、区间和出入场线的标段,历经六年多攻坚克难,跃然于千年商都地图之上,成为羊城交通大动脉上的关键拼图。

创新“加速度”

36米场地“玩转”盾构机

中交四航局承建区域位于广州番禺大学城,线路全长约4.6公里,施工内容包含大大区间(大学城北站 -大学城南站)、大学城南站、出入场线、停车场及综合楼等,涉及机电安装、装修铺轨、园林建设等全流程作业。

自2019年开工建设以来,项目团队面临的是施工区域广、交叉作业多,既有地铁线路与暗挖施工等多重难题。

如何攻坚克难?答案是靠创新。

例如,面对盾构机下井的场地限制,项目团队在全线首创“盾构机分体始发技术”——将盾构机主体与配套设施分离,待主体进洞后再连接设备,成功在36米的狭窄场地内完成始发。同时,为保障施工安全与精度,团队还为盾构机加上“千里眼”,引进先进盾构监控系统,在土仓增设摄像头实现开挖面可视化管理,实时反馈施工信息。

这套创新工艺创造了5个月内3台盾构机全部投入使用的“加速度”:“前进1号”“前进2号”“前进3号”盾构机分别于2021年6月、9月、11月相继始发,构建起“三线并行、两区间同步推进”的立体化施工格局。

“作为广州地铁十二号线首台分体始发的盾构,我们逐步摸索出一套适用于项目建设的施工经验,为全线推广采用盾构分体始发技术提供了宝贵借鉴。”项目相关负责人罗业华介绍道。

绿色建造

停车场盖上“会呼吸的绿毯”

建设过程中,中交四航局坚持绿色、低碳、智慧理念,将生态环保融入工程全周期。

维修运转楼施工时,团队采用适应性被动节能技术:增设天井、内庭院引入自然光,通过热压通风和风压通风实现超70%主要功能房间每小时2次以上自然换气;首层设置敞开式外廊、通风口,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充分利用自然光提升视觉舒适度的同时,降低照明能耗。

大学城南停车场盖上覆绿施工更显巧思——团队结合现有地形最大程度降低对现状绿化的影响,保留出入场线山地与库区侧平地原有植被,同时设休闲步道,为远期衔接滨水景观打基础。此外,还通过栽种季节性植被,打造“春花秋叶”特色绿道,并搭配跑步提示语、条石坐凳及遮阳挡雨小站点,营造出适应岭南气候和文化的建筑特色,实现城市生活与自然水岸和谐相融。

未来,中交四航局将肩负起央企的责任与担当,积极参与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打造“融湾进城”高质量交通建设新名片为己任,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贡献力量。

文、图|记者 王丹阳 通讯员 刘敬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