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采血针完成生命救助!全网为邯郸医者刷屏
时隔数月,一条发生在4月份的邯郸乘客高铁救人的视频在网上引发关注。故事的起因是救人乘客张淑英因为变更手机号码时,无意间发现朋友的朋友圈中有她高铁救人的这条视频。出于留纪念的想法,她就用新号发布了抖音,不料引发热心网友接连点赞、评论和转发,更受到各大媒体关注。对这件事,张淑英有些无所适从,因为对她来讲,在3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这是非常普通的一件事儿。“医者仁心已经刻入我们的骨髓,我相信任何一个学医、会医、懂医的医务工作者都会去做的。”张淑英说。

高铁上,张淑英采用“放血疗法”急救乘客
一根采血针完成的生命救助
“8号车厢有乘客突发疾病,急需医务人员救助!”4月底,邯郸开往郑州的G3493次列车上,急促的广播声打破车厢宁静。此时,在6号车厢内,张淑英正为同行好友讲解采血针用途,听到广播后,她立即起身,抓起随身携带的急救包快步奔向事发车厢。“我是护士,我可以帮他检查!”她一边呼唤乘务人员测量血压,一边迅速俯身检查。
当时,座位上一位中年男乘客面色暗沉,额头渗着冷汗,右侧肢体完全无法活动,双侧的瞳孔等大正圆,神志清楚,嘴里呜咽着,舌体明显左偏。30年临床经验让她瞬间判断:不好!急性脑梗。
高铁急速前行,时间就是生命,“我可以用放血疗法试试。”得到应允后,张淑英手持采血针,精准刺破患者双耳尖与耳背静脉。
看到患者因为生病紧张身体微微抖动,烦躁不止,她冷静地说:“不用害怕,这是放血疗法,不用害怕啊,来,放松,试着动动右手。”她柔声引导,同时密切观察患者反应。5分钟后,患者紧绷的身体逐渐舒缓,右腿能够活动,右侧胳膊竟能轻微抬起,紧握的拳头也有了力度。当张淑英再次检查时,患者右手已能完成抓握动作,眼神也恢复了神采。
“我还有俩孩子要养,我不能瘫痪了……”患者含泪的话语里,是重生后的希望。张淑英默默地收拾好物品,反复向男乘客叮嘱就近下车和注意事项。
返回6号车厢时,车厢内响起热烈的掌声。
这不是张淑英第一次在高铁上挺身而出。2023年夏天,她乘坐高铁时就遇到一名因情绪激动和高温引发呼吸困难、双手痉挛的乘客。当时情况紧急,她当即用指甲按压乘客人中穴和双耳尖放血,最终帮助乘客转危为安。
那次经历后,随身携带一次性采血针就成了她的习惯。她行囊里的急救包物品越来越丰富,总保持着随时能用的状态。
“基层医生都懂一些中医适宜急救技术,这些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救命方法。”张淑英坦言,多年基层医疗工作让她深知学习的重要性,“平时多学习,多储备一分,危急时刻,就能多一分底气。”
行囊里常备的温暖守护
张淑英在邯郸基层医疗战线坚守30年。她干一行爱一行,从护士、预防保健科、供应室、医保专管员到后勤科,每个岗位都尽职尽责,都能深耕细作,干出自己的特色。
“社区医院离群众最近,必须随时能上,做他们的健康守门人。”这是张淑英常挂在嘴边的话。30年基层行医经历让她深知,掌握急救技术就是与生命赛跑。为此,她自学中医护理,潜心钻研中医急救术,将“放血疗法”等中医适宜技术与现代急救知识融会贯通,在实践中练就出精准的判断力和娴熟的施救技巧。
这份职业自觉,体现在她随身携带的急救装备上:治疗中暑的人丹,缓解心脏急症的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抗过敏的苯海拉明,一次性采血针,酒精、碘伏、创可贴。为了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取用,她刻意装在一个透明的塑料袋里。“这样能快速取用,不耽误抢救时间。”张淑英说,每次出行前,她都要仔细检查。
一次高铁烫伤经历后,她的急救包里又多了支湿润烫伤膏。“高铁上的开水温度很高,治疗条件有限,小孩子烫伤了可怎么办啊。”正是这样的职业道德,让她总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暖屏间激荡仁心路
高铁上救人的视频在网上传开后,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温暖涟漪。网友们的留言挤满了评论区,字里行间充满感动与敬意。
“这才是真正的白衣天使,关键时刻见真章!”“一根采血针救了一条命,中医智慧太神奇了”“她的急救包不是摆设,是行走的生命守护站”……5万多条留言中,点赞与致敬成为高频词。
更有网友深入思考:“张淑英的经历证明,中医适宜技术是救急的好帮手,应该让更多人学会。”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热搜,不少医疗机构、科普博主借机推广“十宣放血”“耳尖放血”等中医急救知识,短视频平台上的教学内容播放量激增。
张淑英网络账号的私信箱里,故事与诉求交织。有曾亲历急病的网友写下“看到视频就想起当年救我的医生,这份善意太珍贵”;有家长询问“孩子中暑能不能用放血疗法”;还有基层医护人员请教“如何把中医急救和日常工作结合”。张淑英总会抽时间回复,“大家的关注就是需求,只要生命需要守护,我都会尽力满足”。
邯郸市医心诗社社长听闻张淑英高铁救人事迹有感而发,写了一首更能代表医务人员临危救助的心路历程的诗:
疗疾救人素志,
扶伤济世初衷。
危急惯常身挺出,
难险无时忘我冲。
此心谁与同?
医者仁心气度,
良工赤胆襟胸。
天使历来怀大爱,
良善从无存恶凶。
柔情千万重。
如今,张淑英已离开一线医疗工作岗位,但她的守护生命的脚步并未停止。她郑重地将组织关系转移到邯郸市慈善总会,这样能够经常参加公益活动,按时参加党组织活动。“下一步,我还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帮助更多的人。退休了时间更充裕,正好能把经验传给更多人,爱出者爱返嘛。”她笑着说。

张淑英(左)向社区居民宣传健康知识
据了解,张淑英正筹备“中医急救公益讲堂”,计划定期走进社区、养老院和乡村。“中医放血疗法需专业人员操作,且仅用于特定条件下的急救措施,有病还是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接受科学规范治疗。”张淑英说。
本报记者赵鸿粼 文/影
- 本文分类:实时讯息
- 本文标签:乘客 高铁 中医 邯郸 仁心 救人 生命 疗法
- 浏览次数:0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5-08-20 13:08:00
- 本文链接:https://m.i985.cn/news/OYNYZv1oX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