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汽车“智能化”“网联化”路上,车载存储创新为何成为关键?

2025-08-19 12:03:00     阅读量:0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行业观点】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浪潮,正推动车载存储深度革新......

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程度不断加深,其功能定位逐步从传统交通工具转向智能移动终端。在此过程中,海量数据的采集与处理需求同步大幅增加,为车载存储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市场空间。

以往,车载存储主要作为支撑汽车系统运行的基础组件,功能聚焦于满足基本的数据存储需求;如今,随着软件定义汽车(SDV)与车载AI系统的快速发展,汽车正从传统出行工具转变为高度集成的移动计算平台。这一转变使车载存储成为整车智能化的关键技术,并对车载存储在性能、容量、耐久性及系统集成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智能化浪潮正在重塑整个汽车产业链,也为车载存储方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闪迪公司技术市场总监Russell Ruben表示。

闪迪公司技术市场总监Russell Ruben

“智能化”“网联化”趋势下,车载存储该如何进化?

中关村在线认为,这种对车载存储在性能、容量、耐久性及系统集成上的高要求,是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必然结果。具体来看,软件定义汽车催生了用户对更高性能和更频繁远程软件更新的需求,高速稳定的车载存储能加快更新、缩短用户等待时间,与此同时,车载AI系统需要实时处理多种传感器的大量数据,还要支持频繁软件更新和本地推理,高性能、大容量设备可满足智能汽车对数据处理效率和存储密度的需求。

而性能与容量之外,耐久性与可靠性同样是车载存储的关键指标。通常情况下,汽车的使用环境远比消费电子恶劣,-40℃至85℃的极端温度波动、持续的振动冲击以及车辆电源的不稳定,都对存储介质的物理结构和数据稳定性构成挑战。因此,车载存储不仅需要采用先进的封装技术,还需要在数据层面确保长期高频读写下的数据完整性。这一点对智能驾驶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Russell Ruben还提到,“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正从区域域控向区域和/或中央计算平台演进,存储也将从分布式向集中式架构转变,这对逻辑分区管理、读写均衡和系统兼容性提出了新的挑战。”值得关注的是,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架构下,存储不再仅仅是数据的“容器”,而是需要与车载操作系统、AI算法平台、车联网模块深度协同,这无疑对系统集成能力提出更强的要求。

除此之外,车载存储领域还面临着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不容忽视的挑战,而这些问题同样需要行业予以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

赋能汽车革新,闪迪带来丰富的产品组合!

面对这些挑战与机遇,Russell Ruben表示:“作为全球闪存及先进存储技术创新企业,闪迪凭借广泛深厚的专业积累,推出了丰富的车规级NAND闪存解决方案,包括首款UFS 4.1车载存储解决方案、SD存储卡、e.MMC、UFS和NVMe SSD,助力推动车载应用革新。我们强大的产品组合可满足车载存储系统对性能、容量、耐久性和可靠性的多方面需求,为用户带来更智能、更优质的驾乘体验。”

1)iNAND AT EU752 UFS 4.1嵌入式闪存驱动器

iNAND AT EU752 UFS4.1 嵌入式闪存驱动器(EFD)

其中,作为闪迪首款车规级UFS 4.1存储解决方案, iNAND AT EU752 UFS 4.1嵌入式闪存驱动器采用了闪迪最新BiCS8 TLC NAND技术,预计性能可达此前闪迪UFS 3.1产品的两倍以上,且容量将达市场现有产品的两倍,高达1TB。“它具备高达4300MB/s的读取速度和4100MB/s的写入速度,能够高效处理来自摄像头等传感器生成的大量数据,确保系统在关键时刻能够快速、准确地访问所需信息。”Russell Ruben如是说。

不仅如此, iNAND AT EU752 UFS 4.1嵌入式闪存驱动器在可靠性与实用性方面同样表现出色。该设备支持健康状态监测和错误日志记录功能,可帮助主机系统实时掌握存储器状态,预防潜在故障,降低系统失效风险。同时,该方案的快速启动功能优势显著,无需单独NOR设备,节省空间与成本。这对于需在2秒内启动的安全系统至关重要,能够保障其快速响应与行车安全。整体来看,该方案能更好满足对存储性能、容量、耐久性和可靠性的更高需求。

2)SANDISK AT EN610 NVMe SSD

而专为满足下一代高性能中央计算架构的严苛需求而设计的AT EN610 NVMe SSD,同样是一款车规级存储解决方案,不仅具备高性能,还支持宽温工作范围。同时,为了更好地适配不同使用场景,该方案采用大容量TLC闪存,并为用户提供了将全部或部分存储空间配置为高耐久性的SLC模式的灵活选择。

“AT EN610使用M.2 1620 BGA封装,且拥有高达1TB的存储容量。”Russell Ruben表示,“值得一提的是,AT EN610 BGA SSD具有SR-IOV功能,允许每个共享SSD的系统拥有独立的分区驱动,即使数据都存储在同一个SSD上,该技术也可以防止一个系统存储的数据被另一个系统访问,从而提供了额外的安全性。”

除了提供丰富的车规级存储产品,闪迪还高度重视与整车厂及Tier 1供应商的协同合作,通过持续优化产品设计与系统适配能力,不断提升整体解决方案的可靠性与灵活性。与此同时,在合规性方面,闪迪的车规级产品设计和开发流程严格遵循AEC-Q100、IATF 16949等行业标准,这充分体现了其对汽车行业高安全性、高可靠性要求的长期承诺。如今,闪迪正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生态协同,积极参与车载存储技术的演进,助力客户在智能化浪潮中实现差异化突破。

携手中国汽车产业,探索智能出行更多可能

调查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车用存储市场规模预计将达46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规模约13亿美元,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与此同时,交通运输部出台的一系列关于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的政策法规,标志着自动驾驶汽车从封闭场地测试、开放道路测试向商业化运营迈出关键一步,为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应用扫清了重要障碍。这也预示着,中国车载存储市场正步入加速增长的黄金期,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Russell Ruben也认为,中国汽车市场的智能化转型正在高速推进,已成为全球最具活力和创新力的汽车产业生态之一。面对这一趋势,闪迪高度重视中国市场的战略地位,未来将继续依托位于行业前沿的存储技术和在车规级产品领域的深厚积累,持续推出面向本地需求的创新解决方案,助力中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看,在本土市场,闪迪正积极深化与整车厂、Tier 1供应商及生态合作伙伴的协同合作,围绕智能座舱、中央计算平台、通信等关键应用场景,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嵌入式存储产品。同时,闪迪也在不断加强本地化支持能力,包括技术服务、产品定制和联合验证等,确保能够更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推动创新成果更高效地落地。

Russell Ruben表示:“闪迪将继续与中国汽车产业携手前行,共同探索智能出行的更多可能。”

写在最后

如今,汽车“智能化”“网联化”之路并未停歇,而车载存储创新也正是这场“进化”的关键驱动力。在这一进程中,闪迪正通过持续创新产品组合与阵营,致力于为汽车行业打造更智能、更具功能的下一代智能网联车提供有力支持,帮助用户获取更为智能化的优质驾驶体验。展望未来,中关村在线坚信,闪迪还将以持续的技术突破为引擎,不断突破车载存储的性能极限、拓宽安全边界,赋能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

(10335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