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快评 | 李福贵走红是因为“卖惨”吗?直面生活才是最动人的风景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评论员 芦静
“打豆腐嘞,来啦!”
“闺女,可算等着你了!”
一声吆喝,一份应和,从河南卫辉市狮豹头乡村口传遍互联网,今年27岁的新乡姑娘李福贵走红了。
一辆二手四轮车,是李福贵连接数百万粉丝的“直播间”,更是架在山村留守老人心坎上的“爱心桥”。过去几年间,她开着车,走街串巷卖货,用短视频记录着她与乡村留守老人亲切互动的点滴,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卖菜西施”。
有网友留言:“她教我的‘活着哲学’,比十堂成功学更有用。”然而,李福贵却说:“大家说我励志,很多描绘我的词语,但那不是我。”
事实上,李福贵的走红并非偶然,而是人们对勇敢善良的渴求。父母智力如孩童,叔叔残疾、婶婶离家后留下堂弟堂妹,奶奶去世,五六岁就帮助爷爷操持家务,14岁上初二时就外出去烧烤摊打暑假工贴补家用,15岁初中毕业后辍学挣钱……当命运递来一手“烂牌”,她却选择“把苦日子过成花”。
更难得的是,在卖货过程中,她始终以真诚之心对待山里老人——西葫芦5毛一斤、凉粉两块钱半盆、点心连卖带送、三块七的零头直接抹成三块、帮独居老人晒麦子、代打电话……
不刻意“卖惨”,只想力所能及地给山里老人提供一些帮助,更愿意展示生活的美好一面,就是这个老人们口中的“实在”闺女,用笑容面对人生。在她看来,苦难不值得歌颂,但确实能帮助人变得要强。
李福贵的走红,因人与人之间纯粹真挚的情感而珍贵,也足以打动无数人的心。她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她超出常人的坚韧与独立,更在于她面对流量的清醒。关于最近的爆火,李福贵说,爆火也不是一件特别好的事,“这是属于那些山里老人的,流量也是他们带给我的。我只是中间的一个媒介,让他们的情感被看见,让他们的善良被看见。”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流量似乎是衡量一个博主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不可否认,刚开始做自媒体,李福贵的初衷就是为了赚钱,让家里人过得更好。但当她把镜头对准山里老人时,却发现“他们把我当成家人,当成朋友”“我成了那个需要帮助的人”。或许,情感和善良会“传染”,李福贵走红更重要的价值,就是“把感受到的善良传递了下去”。
网络流量的价值不在于它能带来多少利益,而在于它能传递多少正能量,能温暖多少人的心。但现实中,有些人渴望走红,期望借此改变命运、获得财富,甚至为了流量,不惜违背道德和法律的底线。他们将流量视为一种可以随意操纵的工具,却忘记了真实、善良、坚持,才应该是内容提供者的应有追求。
李福贵说:“如果我的视频能给年轻人提供一些正能量,能让年轻人多回去看看老人们,我很荣幸,这种价值比我赚钱更让我觉得富足。”
李福贵的故事值得被看见。在流量的浪潮中,也需要更多像李福贵这样的“媒介”,把人世间的平凡善意传递开来。愿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像向日葵一样,永远向阳而生。”